美聯、國聯傻傻分不清! 一次搞懂職棒MLB歷史糾葛

37

大家喜歡看棒球嗎?話說美國職棒大聯盟的球季也快結束啦,身為看棒球長大的小孩,今天想來介紹關於棒球的一些有趣故事!你知道為什麼美國職棒有分美聯跟國聯嗎?指定打擊制度又是怎麼回事呢?

▲▼棒球。(圖/取自免費圖庫Pixabay)
▲美國職棒分為美聯跟國聯(示意圖/取自免費圖庫Pixabay)

一、國聯跟美聯的糾葛

有看過體育台播報戰績時一定會看到每天比賽的勝負排名,而美國職棒會分為美國聯盟跟國家聯盟,阿雜簡單的跟大家介紹他們有何不同!其實很簡單一點都不複雜~

國家聯盟(National League,簡稱國聯):

▲▼美國職棒。(圖/翻攝自維基百科)
▲國家聯盟徽章。(圖/翻攝自維基百科)

成立於1876年,前身是國家協會(成立於1871年)是現存最資深的棒球聯盟,也是全世界第一個職棒聯盟。但早期的國聯對於勞工權益可能還不是很先進,獨享資方,導致球員們的權益受到影響,跟現今許多勞工一樣(哭)。有些球員跟教練只要反抗聯盟就被開除了,這些流浪球員怎麼辦呢?這時美國聯盟出現了!

美國聯盟(American League,簡稱美聯):

▲▼美國職棒。(圖/翻攝自維基百科)
▲美國聯盟徽章。(圖/翻攝自維基百科)

成立於1901年,原本的美聯只是一個青年聯盟,後來創辦人發現很多球員對國聯的不滿,覺得那不然我們自己來玩啦,因此宣布轉型為成人聯盟,不甩國聯的規定開始招募更多球隊。

因為美聯的風氣比較清新,更以高薪吸引了許多球員加入,沒多久觀眾人數就超過國聯了。而國聯的資歷悠久,怎麼能忍受小屁孩撒野呢,因此兩邊聯盟開始競爭,搶錢搶觀眾搶球員!

不過這種對打實在太消耗能量了,兩年後雙方決定停戰,坐下來好好談談,承認雙方的存在,這就是1902年著名的「辛辛那提會議」。

這場會議中兩大聯盟協議了規則跟賽制,也在1903年開始進行兩聯盟冠軍的世界大賽!也在之後確立了美國職業棒球大聯盟(Major League Baseball,MLB)的組成。

▲▼美國職棒。(圖/翻攝自維基百科)
▲辛辛那提會議確立了美國職業棒球大聯盟的組成。(圖/翻攝自維基百科)

咦?不是美國職棒嗎?世界大賽是怎麼回事?

二、不屬於全世界的世界大賽

可能因為美國是第一個有職棒球隊的國家,因此他們對自己的實力很有自信,所以才會取名為世界大賽(World Series)。

而絕大多數的美國球迷也認為,在大聯盟稱霸的球隊放到全世界,一樣海放別的國家啦!關於這點阿雜實在很難反駁,但我不是認為其他國家沒有厲害的球隊,而是美國職棒早就延攬了許多外國頂尖球員,所以說是世界大賽也沒什麼不對。

▲▼美國職棒。(圖/翻攝自維基百科)
▲1903年世界大賽海報。(圖/翻攝自維基百科)

但大家可能會發現,近年除了成人棒球外,台灣、亞洲或南美洲的棒球員在一些青棒、少棒比賽中其實並沒有輸美國隊太多,甚至有時是超越美國隊表現的,但為什麼這些小球員長大後很多都淡去了呢?

阿雜無法下定論,但可能我們要更關心小球員的身體,而不是只在國際比賽時歡呼集氣,輸球了就變國恥。

題外話:指定打擊好不好

國聯跟美聯球隊最大的的差別就是指定打擊制度(Designated Hitter,簡稱DH)。

DH制就是投手不用上場打擊,由另一名沒有上場守備的球員幫投手打。

▲▼棒球。(圖/取自免費圖庫Pixabay)
▲DH制投手不需上場打擊,而由沒有上場守備的球員幫投手打。(示意圖/取自免費圖庫Pixabay)

這個制度由美聯在1973年首度採用,因為可以讓打擊更有看頭(在現代分工精細的職業棒球中,投手幾乎是不練打擊的),還能降低投手跑壘的受傷機率(想想當年的王建民嗚嗚嗚),因此目前受到各國職棒聯盟的採用,包括台灣的中職、韓國職棒、日本職棒太平洋聯盟以及國際比賽都是DH制。

而偏偏國聯就不要用DH制,當美聯跟國聯有跨聯盟比賽時,就是以主場球隊所屬聯盟作為主要規則。

國聯在1980年投票拒絕採用DH制,認為這有違百年來的傳統,棒球的精髓就是每個人都要輪流攻擊跟守備,為什麼要讓指定打擊的球員只打擊而不用守備呢?

其實這樣說也沒錯,阿雜對此沒有特別的想法,國聯的比賽有時看投手上去被三振或意外打出安打也是很有看頭的,這就是棒球有趣的地方啊~

不過一直以來有很多球員抱怨投手也要打擊這項規定,而MLB近年也常實施新規則,所以感覺未來是很可能會改變的喔!